澳门新葡澳京7906(中国)2024官方网站-Unique Station

澳门新莆京7906notLOGO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学习园地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五个特质

时间:2023-04-05来源:企业管理杂志作者:吕力点击数:

文|C50+轮值主席、扬州大学教授 吕力

3月31日,“中国管理模式50人+”春季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管理模式50人+(以下简称C50+)主办,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和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深圳市南山区新联会、网联会指导,C50+联合创始发起人、管理学者、教授陈春花,C50+联合创始发起人、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C50+轮值企业家召集人、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C50+轮值主席、扬州大学教授吕力等C50+成员与政府领导,以及近百位企业领导者出席此次活动。

论坛现场,C50+成员代表围绕“企业家精神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今天,带来C50+轮值主席、扬州大学教授吕力的分享内容。(内容有删减,标题为《企业管理》杂志编辑所加)

我将围绕三个方面分享自己一些看法:一是在当代的大环境下为什么提出中国企业家精神;二是中国历来勇于创新的商业精神;三是我对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概括。

首先,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精神。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的时候,集中阐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包括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等等,高质量发展其中的一个含义就是弘扬企业家精神。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离不开企业家精神。

其次,商人精神在中国是有传统的。

秦汉之前,特别是商、周时期,商业非常发达,我们的祖先并不轻视商业,更没有抑制商业。这个“商”字就是从商朝来。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奠基者、著名经济学家胡寄窗先生特别提醒,在战国以前的文献中找不到任何轻视工商业的迹象,这一点要特别注意。最能够体现我们商业文明醇厚本色的莫过“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姜太公是“农、工、商三宝并举”,管仲辅佐齐桓公是“轻重鱼盐之利”,舜贩于顿丘……商业活跃的时空群星璀璨。

商业传统里面,我们能够找到自信心,我们讲文化自信,其实还应该加上商业自信,我们的商业是有传统的。

最后,我对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一些体会。

一是良知驱动创造。什么是良知驱动创造呢?如果做一个中西方经济学或者管理学的对比,为什么要创造?西方的根本原因是要从市场经济中获得利润;而我们的主流经济学,第一章就讲消费者利益最大化,讲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创造是实现企业责任与企业家责任的手段,而不纯粹为获取商业的利润。这是中国企业家精神和西方企业家精神一个很大的区别。

二是商以载道。我们把这个“道”看得很重。我们不能把“商“看作终极目的,商业是实现”道“的工具和手段,“道”才是终极目标。

道就是通过创新实现全社会的富足与进步。企业家个人财富已经足够多了,但是他们为什么还在努力?之前我们说良知驱动,就是要通过创新实现全社会的共同进步。《论语》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就是孔子的理想。游于艺就是要重视艺,如果要实现仁、实现道,仍然需要艺,而成就其功也。

孔子还讲多艺必见于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就是提醒你物质上是否达到了效果、目标?中庸实际上就是很平常的道理,同样,管理很多是常识,就是平常的道理,但是能够悟到、体会到,就是高明。所以,孔子不是只讲精神上的追求而不需要其他,他也讲物质上的富足,也讲实际能够达到的效果。

三是开物为义,成物而利。这个是我提出来的,关于义与利的关系是贯穿中国文化与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义是正当、中正,《周易》讲开物即开达物理,人来到这个世界肩负创造的使命,《周易》讲要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很多根源于我们的文化经典。

中华民族实际上有非常强的忧患意识,开物成物的思想渗入了文化基因。所以,在义与利的关系中,开物为义,开物就是创造,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企业的使命和责任,它就是义,就是正道。

成物而利,我们做成了这个事情,很多的利益相关者会获得利益。这就是我对义利关系的认识。这个非常符合中国企业家精神,很多企业家只是没有说出来,我们学者的任务就是要把企业家心中所想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是格物求道,力行近仁。实际上朱熹理学是很强调格物的,到阳明心学稍微做了一些调整,所以格物不能丢掉,道要通过格物去把握,天有天道,人有人道,商有商道,做任何事情都有原则、规律。


商业当然有它的规律,要通过“格”的过程了解它的规律,所以格物求道,力行近仁,仁就是己欲达而达人,或者达则兼济天下,要通过力行来实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就能够达到仁的境界。

五是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礼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实际上中华民族一直在求新,这种求新既是在道德层面上的求新,也是在物质层面上的求新。

《周易》讲富有之谓大业,我们并不排斥财富,并不是追求一种稳固的、仅仅处于生存线之上的生活,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我们追求的是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也应该是企业的追求。在座有些企业家已经成就大业,有的正在成就大业的过程中。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没有日新,就是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成就大业,也不可能盛德。所以通过商业的行为,我们说即使在商代,所成就的大业也是恢宏富有,包罗万象,其所成就的盛德日新月异,永不停息。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也符合我们的企业精神,我们的企业就是要日新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