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企业家精神包含企业家群体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是企业家个人的精神品质,更是一个时代企业家群体的精神凝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企业家群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明确提出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希望企业家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丰富和拓展了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为新形势下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彰显了企业家精神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2023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提出在民营经济中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富有中国特色、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成长经验。
企业家精神随着时代动态发展而不断丰富,在我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孕育了一批批企业家,创造了社会价值,推动产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实现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需要我们审视并把握企业家精神的新时代价值。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发展阶段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作用,本文在探讨企业家精神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企业家精神与工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机制,并就如何激发企业家精神提出对策建议,在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层面均有一定的边际贡献。从理论意义来看,本文创新地的从企业维度、产业链维度、产业集群维度,就新发展阶段的企业家精神与工业高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中的内在作用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应用。从现实意义来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使命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文丰富了新发展阶段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必要性重要性,补充了政府、企业家、社会等不同层面激发企业家精神的新路径与新举措。
二、企业家精神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与中外异同
企业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经济组织,其本质是以社会生产为目的的资源配置机制。企业家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设计者和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指挥者,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也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率,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激发和培育优秀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而激发和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前提又是科学认识和正确解读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不同学者对企业家精神的概念与内涵有不同的理解,有关企业家精神的经济理论研究还有较大的补足空间。
(一)企业家精神的基本概念
“企业家”一词源于法语,又来自拉丁文动词“inprehendo-endi-ensum”,意为“去探索、去看、去感知、去认识和去实现”。学者们通常认为,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在1755年出版的《商业性质概论》中最早把“企业家”一词引入经济分析,并将之定义为“风险的承担者”。在坎蒂隆提出“企业家”的概念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发现和消除市场的不平衡性,从而创造利润的人,他们本质上是领导组织者、创新者和风险承担者;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认为,企业家是把土地、劳动、资本这三个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的第四个生产要素,他们的本质是冒险家;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不断在经济结构内部进行“革命突变”,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人;美国经济学家德鲁克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勇于承担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机会的人。
随着对企业家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们开始关注企业家们身上具有的品质和精神,并把这些品质和精神的总和称为“企业家精神”。在国际上,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主要有三个经典学派,首先是以熊彼特和鲍莫尔为代表的德国学派,认为企业家精神核心在于创新精神;其次是以奈特和舒尔茨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注重风险承担能力、冒险精神以及应对市场失衡的能力;最后是以米塞斯和科兹纳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关注企业家精神对市场机会的识别能力。例如,奈特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在不可靠的情况中,以最能动的、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造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米塞斯将把企业家精神定义为“从每一个行动中固有的不确定性方面来看”的人类行动;柯兹纳把米塞斯意义上的“行动的人”所具有素质中的警觉因素视为在人类决策中的企业家元素,即从人的行动中抽象出了“企业家元素”;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或是以别人没用过的方式做事的组合。从国外的相关研究来看,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概念,可以在个体、群体、组织、行业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展开。
在我国,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主要是结合中国情境与发展历程来探讨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例如,叶勤认为创业是形成企业家精神的基础,而创新则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林左鸣、吴秀生认为企业家精神包括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契约精神、诚信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民族精神等7种精神特质;张维迎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冒险精神、创新精神、不满足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路江涌认为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应是能够“学而时习之”的企业家精神,能够“见终局、揽全局、知时局、应变局”的企业家精神,能够因时因地制宜的企业家精神,能够适应中国化时代化要求的企业家精神;漆昌彬认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生成逻辑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范畴,有专家认为企业家精神只存在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没有企业家,也不存在企业家精神。也有专家认为,企业家精神并不局限于创业企业和民营企业,也可以包括已有企业,甚至国有企业。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更容易受到政府束缚,所以要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活力需要更大努力。例如,姜付秀等认为国有企业家精神应该强调创新意识,这是一般企业家精神的内在要求;刘瑞认为唯有国企、民企、外企努力弘扬“敢”字当头的企业家精神,克服存在的制度性障碍,突破不合理的政策障碍,才能继续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不同的学者对企业家精神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对企业家管理事项的使命驱动、创新导向、风险承担等方面都能够基本达成共识。
综合来看,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进行企业管理时所具有的思想意识和基本素质的综合表现,其中“创新精神”“冒险精神”“诚信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合作精神”是现阶段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无论是产品创新、模式创新,还是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无一不跟企业有关、无一不跟企业家相关。如果企业家缺乏创新精神,就很难对企业做出正确且有效的指导,更无法为企业注入新的竞争力,立足于市场之中。其二,冒险是企业成功、做大做强的必备要素,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把握新机遇、敢于承担风险是企业家成功的前提。成功的企业家,是商场政治家、战略策划家、理性冒险家。其三,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对于企业家来说,诚信不仅是一种优良品质,更是责任担当;不仅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创业准则;不仅是一种社会声誉,更是无法量化的竞争资源。其四,敬业强调企业家对企业生产经营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企业家作为一个企业的“领路人”和“发动机”,需要热爱事业,坚忍执着,需要具有更强的韧性、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敬业精神。其五,奉献精神强调的是企业家对企业和社会的责任感,是与企业社会责任相联系的一种企业精神。真正的企业家要有敢于冒险的意志、永不满足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要有奉献社会的责任和振兴经济的担当。其六,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可以促进企业共同成长。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演进,产业分工越来越明细,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企业家的合作精神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我国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历史与发展脉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扩展,我国企业家个体自由逐渐觉醒,企业家精神逐步成长壮大,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萌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商人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地位较为低微。早在《易经》中,就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等描述商业行为的文字,记载了传说中炎黄时期的商品交换与交易行为。《左传》中将商人列为“士农工商”四民之一,反映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群体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整体上看,古代中国由于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和企业家形象不佳,处于“四民”的末位。在《琵琶行》《三言二拍》等文艺作品中,“商人重利轻别离”“为富不仁”“无商不奸”成为商人的典型刻画。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由儒家文化主导,商人的地位较为低微,在社会变革中起到的作用也相对较弱,企业家精神尚没有独立形成。
生长时期:企业家精神萌芽在动乱中顽强生长。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中国虽然摆脱了封建统治的枷锁,但由于军阀割据和官僚资本的阻碍,民族实业的发展举步维艰。面对帝国资本主义对旧中国资源掠夺和主权侵犯,近代民族企业家尝试通过引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实行官商合营等新管理模式,来满足当时民众急迫的现实需求,试图以经济独立谋求民族独立。张謇的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他敢于引进和采用新的科技和管理方法。在盐业和棉纺织业上,他率先引进了蒸汽机、压榨机和先进的纺织机械,这些创新行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中国的现代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务实精神体现在他的勤奋工作和坚韧不拔。他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经营中,他不仅自己勤奋工作,还鼓励员工勤奋工作。公益精神体现在他的慷慨解囊和回馈社会。他积极资助公益事业,如修建学校、医院、道路等。人才培养精神体现在他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他设立职工学校,提供学习机会,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他还积极引进和培养管理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张謇奉行实业救国、实干兴邦,为我们树立了敢为人先、强毅力行的光辉榜样,其优秀的企业家精神不仅推动了他的企业发展,也为中国的现代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后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相继爆发,战争环境导致民族企业家出现了年代的断层,在这一时期企业家精神的萌芽伴随着民族资本家的奋斗顽强生长。
过渡时期:民营企业家精神在曲折中陷入沉寂,但国有企业家走出了一条奋勇争先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的主要指导方针,其中也包括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等等。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三大改造正式开始。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革命所形成的深厚群众基础,使得农业集体化合作化的推进成效显著。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国民经济体系中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唯一所有制,其余的私有制度基本上被消灭,民营企业家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但国有企业家在百废待兴的背景下走出了一条奋勇争先之路。大庆油田的技术工艺创新、《鞍钢宪法》的管理模式创新都是这个阶段企业家的创新尝试,国有企业实践为构建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时期:企业家精神在开放中不断崛起。经过80年代在农业和工商业领域的改革措施试实行之后,1991年《解放日报》对一篇改革开放进行旗帜鲜明的宣传的文章引发了思想界的动荡,而1992年邓小平对南方多个主要城市进行考察并发表一系列南巡讲话之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形象至此开始逐渐走向正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隐藏在社会不同群体中的企业家精神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被逐渐激发出来。早期有吴仁宝等乡镇企业家和张瑞敏等工业企业家。1992年一批知识分子离开体制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批试水。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优秀的乡镇企业家在市场经济地位尚未确立的时期经商办企,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敢为天下先,快速推动了企业发展和市场的成熟。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荣毅仁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将中信事业的发展同党、国家和人民联系在一起,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优秀代表王光英青年时代就树立了“实业救国”信念,改革开放后受命创建光大实业公司,以贸易起家、实业开路,引进海外资金、技术和设备,用中外合资方式完成了多个国家重大建设项目。
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发展中蓬勃生长、内涵不断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企业家群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多次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颁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并用36个字对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提出要求,即: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回望了近代以来张謇、荣毅仁、王光英等爱国企业家典范,强调企业家要以史为鉴,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把企业打造成强大的创新主体。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鼓励企业的发展,提出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各级领导干部去了解和听取企业家的想法的建议。国家在经济政策、法律体系、市场环境建设等方面积极行动,全力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帮助有爱国情操和社会担当的企业家茁壮成长。
系统总结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家精神可以看出,企业家精神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漫长道路探索中的历史产物,其发展演进也直接或间接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行进。企业家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的企业家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进入21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创新版图,我国企业家加快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开拓创新了一大批商业模式,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家均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在不同发展时期均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家精神。
(三)中外企业家精神的异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中国企业还是西方企业,企业家精神都应当具备创新、合作、敬业、社会责任感等几个方面。由于人文环境、市场机制、产业结构等方面有显著差异,中外企业家精神既有共性,也在许多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从共同点来看,中外企业家精神均强调了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家迎接市场挑战、探寻发展机会、创造新生产组合,以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从差异点来看,国外企业家精神最关键、最核心的含义是“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我国的企业家精神则始终围绕着“国家大义”和“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进行演进。
美国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冒险。由于自由的市场竞争、开放的文化氛围和宽松的政策环境,美国产生了一批在世界范围内有重大影响力的企业家。例如,《美国企业家宣言》以梦想、创造、冒险、成功等为核心,反映了美国企业家不安于现状、挑战自我、创造价值的人生追求。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企业家喜欢创新、敢于创新,善于从创新中获利。同时,美国在企业文化中的“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等理念深入人心,使得很多企业家敢于在未知环境中进行冒险。
日本企业家精神:合作、敬业和奉献。受民族文化以及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影响,日本企业家具有强烈的秩序感、群体意识和危机意识,企业家精神最为显著的是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例如,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英国企业家精神:创新。工业革命后,在政策支持、创新教育等影响下,英国的创新氛围浓厚,不但涌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也出现了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同时,英国还将企业家精神纳入移民体系,以便能引入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例如,依照英国创业移民签证政策,在签证申请审核中特别强调企业家精神,要求申请人具备完整的商业计划及强烈的创业意愿。
与之相比,我国的企业家精神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中国古代延续至今,始终围绕着“国家大义”和“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进行演进。传统儒家思想主张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并不反对追求物质利益,但在义利出现矛盾的时候,主张舍生取义,把“义”放在了重要地位。近代以来,在外国资本入侵和封建经济瓦解的背景下,大批爱国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实业报国,将个人、企业的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企业的发展支撑民族救亡运动,涌现出张謇、荣宗敬、荣德生兄弟、范旭董、都锦生等一批具有强烈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民族企业家。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一批开明的民族资本家主动放弃私人企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表现出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大局意识,突出彰显人民当家作主之后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企业家精神更倾向于拼搏、冒险、尝试,在全球化浪潮下,一批又一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在党的领导下把实现人生理想、企业愿景与推动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凝聚、升华和淬炼了中国企业家的精神特质,形成了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可以说,在西方传统企业家精神“冒险”“创新”的基础上,我国企业家精神更加突出“富而好德”与“家国情怀”,我国优秀的企业家始终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内涵和特征的优秀企业家精神。
三、新发展阶段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必要性重要性
企业家不仅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设计者和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指挥者,更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的关键力量,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发挥其社会作用所必备的共同特征,是其价值取向、知识体系和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进入新时代,有关企业家精神的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家及其所体现的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更需要呼吁优秀的企业家和优秀的企业家精神,主动承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展现新担当与新作为。
(一)企业家精神是新发展阶段企业与企业家健康成长的重要依托
从微观意义来看,企业家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和重要决定因素,其素质高低不仅影响着本人决策和经营能力,而且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能力。一方面,企业家是一种稀缺资源,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少数”。企业家精神是这种稀缺资源下更加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另一方面,企业家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内在重要动力。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息息相关,是企业和企业文化的灵魂。
作为企业与企业发展的核心承载,企业家精神是新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家与企业家健康发展的内在精神依托,是新发展阶段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支撑。相关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持续发展、创造竞争优势的推动力。近几十年来,我国企业的发展由落后至陪跑、并列甚至超越,各项重大创新项目、重大工程中我国企业不断突破,充分展现了企业的创新硕果,更彰显了企业家具备的创新创业精神。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5万多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从2012年的17.6万件提高到2022年的55.5万件。因此,企业家在企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精神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在全社会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更高水平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才能有效激发企业家的干事热情,让冒险、创新探索、敢于追求梦想的企业家精神在敢干实干快干会干中发扬光大,坚定不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能
从中观意义来看,企业家精神是与整个市场机制运行紧密关联的,是现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在新时代,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更是引领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企业家身上的创新精神、开拓精神,以及对于行业发展、技术变革、市场机会的灵敏嗅觉,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当前,我国进入创新引领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从数量到质量、从规模到效益、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程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始终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家长期工作在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对高质量发展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34.4万家增加至2023年的48.2万家,2023年入围世界500强的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63家。弘扬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就是要更高水平鼓励和支持企业家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承担起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若干重大战略目标的责任,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企业家精神是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力量
从宏观意义来看,企业家是社会财富创造的领导者,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我国是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中国的大门只会开得更大,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只会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超过6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数量达55.6万家。另一方面,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在全球化深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家更要立足国内,以全球眼光看待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为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作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这些外部环境变化意味着,企业家们必须具备胸怀世界的眼光,把握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的发展趋势,以全局精神来审视自身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跃升方向。同时,也要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与各国企业家一道互尊互信谋发展,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更大作用,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新发展阶段更需要弘扬“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精神
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弘扬企业家精神”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战略布局中去谋划和推动,更加彰显了企业家精神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的重要地位。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明确提出了“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等五点希望,丰富和拓展了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为新形势下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
一是要增强爱国情怀。企业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老一辈企业家在挽救民族危亡、救亡图存的过程中,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为国经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大跨越的新发展阶段,企业家更要始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始终听党话,自觉增强国家使命感与民族自豪感,自觉把个人理想、企业发展同民族复兴、强国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紧密相连。
二是勇于创新。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企业家更要秉承创新精神,坚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与引领者,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维度创新,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国际前沿竞争。
三是诚信守法。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公平和自由的竞争离不开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而企业家的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环节,新发展阶段企业家要自觉依法合规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强化诚信意识,主动抵制逃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假贩假、污染环境、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让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成为经济活动的通行意识规范与企业家行为准则。
四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强调企业家在实现局部利益的同时致力于社会价值的创造,推动全社会的共同进步。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在新发展阶段占据突出位置,新时期企业家更要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担负起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为新征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
五是扩展国际视野。当前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经贸摩擦加剧,保护主义抬头,高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企业家的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全球思维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发展阶段我国将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就需要企业家拓宽国际视野,勇于敢于走出国门,增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提升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四、企业家精神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特质能力的集中体现,在促进企业成长、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目前,国内外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分析相对较多,但关于企业家精神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从国外研究来看,Georgellis和Wall通过构建区域自我雇佣的理论模型,验证了劳动市场条件、劳动力特点、行业组成、企业家人力资本等因素对解释区域间企业家精神的差异都是重要的;Rocha认为产业集聚有利于培育更多企业家精神;Kummitha和Rama Krishna Redd引用了479篇关于智慧城市的论文,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Gloria Cicerone等认为企业家精神不同对于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有不同的影响。从国内研究来看,陈长江和高波运用我国2000年-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制度和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欧雪银认为产业集聚是一种通过企业家精神产生的、地理临近的产业现象;郭凯明等研究发现,人口转变不利于形成创新和创业的企业家精神,扩大了企业家和工人的收入差距,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收入差距。陈欢等利用1993—2018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测算了需求结构转变下企业家精神对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异质性。高波和黄婷婷基于2000年-2018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度了中国企业家精神指数并对企业家精神的空间差异和空间收敛性进行研究;刘晓扬以367名科创人员为调研对象获得匹配数据并进行结构方程和层级回归分析,研究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王海夷、钟惠波基于流动人口与当地人口文化上的差异,将异质性人口流动分为相似性人口流动与多样性人口流动,探讨两种类型人口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家精神的中介作用。
从整体来看,我国目前主要集中在将企业家精神作为中介变量进行研究,并未从机理分析深入研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特别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更需要明确企业家精神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作用机理,将二者纳入同一分析框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剖析和拆解企业家精神的基础上,梳理了以“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为框架的内在机制逻辑图,其中企业家精神作为内核贯穿整个链条,并分别作用于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三个层次。同时,本文结合每个层次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维度与内部作用机理,交叉形成多个维度对工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支撑与促进作用进行研究,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图1企业家精神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图
(一)企业维度: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推动企业长足发展的内在重要动力
企业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企业强则产业强。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企业家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层的决议,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在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的工业崛起过程中,一批企业在其国家的支持和企业家的努力奋斗下,成长为各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有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5年;而在美国与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分别为8.2年、12.5年。通过对比发现,企业平均寿命除了与制度环境、市场秩序等外部环境有关以外,更多是与创业者素质、创新能力、管理水平等内部因素有关,其中的企业家精神更是关键的内在因素。从企业维度看,企业家精神中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对于企业发展十分重要,对工业高质量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可通过发挥全面创新精神,部署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进而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企业家独特的创新精神,使得企业家具有对生产要素进行革命性、破坏性、创新性的配置能力,通过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能够提升企业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效率。
企业家冒险精神:企业家可以发挥自身能力与探索精神,敏锐识别市场机会,勇于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及时有效接收市场信号,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培育形成新产业与新业态。例如,部分工业企业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实现了传统生产环节的数智转型;部分企业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率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前沿领域进行探索尝试,从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
企业家敬业精神:企业家通过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构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市场与产业中挖掘增量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进而有效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家奉献精神:企业家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创造了物质财富,还包括推动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他们通过整合资源、开拓市场、优化管理等方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产业链维度: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关键要素对产业链价值重构作用巨大
产业链是工业经济的核心承载单元,也是工业经济的筋骨。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竞争不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竞争,产业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产业链的价值创造能力,而产业价值链提升的落脚点在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可以有效在工业企业间、产业链供应链中传递,增强创新价值链外溢效应,实现资源共享与价值共创,促进市场供给和需求实现动态平衡。从产业链维度看,企业家精神中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和合作精神对于产业链价值重构作用巨大,对工业高质量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下的企业创新活动与企业间创新沟通会加快工业企业内部与企业间知识的溢出速度,增强创新价值链的外溢效应。企业家为了获取利润或者扩展市场份额,会积极将知识、创新、技术实现通过产品、服务、标准等多种形式实现市场化与商业化,进而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效益,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家冒险精神: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积极主动研究市场需求,并在企业供给与产业链供给侧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最大程度增加有效供给,并在技术创新上增加研发投入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提高资源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
企业家合作精神:企业家能够通过资源要素识取,以及在产业链上的再组织与再配置行为,积极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不断弥补产业价值链的完整度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供需匹配度,能够逐步有效促进产业链实现动态均衡。
(三)产业集群维度: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产业集群成长具有持续的影响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拉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建设高水平制造业产业集群,更高层次发挥其集聚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网络协同效应,对于加强技术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产业链韧性水平、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产业集群产生、发展、成熟、衰退以及衰亡或复苏(转型)的不同阶段,企业家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集群成长具有持续的影响。从产业集群维度看,企业家精神中的冒险精神、创新精神、诚信精神对于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对工业高质量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企业家冒险精神:在产业集群产生阶段,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群体创业意识是集群萌芽的开端。企业家冒险精神能够通过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打破制度约束,促进先进的、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生产关系建立,从而促进制度创新,进而降低集群内部交易成本,提升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率水平。
企业家创新精神:在产业集群发展阶段,企业家的学习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能够推动集群持续成长。企业家精神能够在集群中以组织创新促进制度创新和诱导制度变革,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业集群整体专业化分工,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生产率水平。
企业家诚信精神:在产业集群成熟阶段,企业家通过诚信精神和相互信任维持集群网络的稳定,能够以更加开放的模式来优化集群管理方式与组织方式,实现产业集群资源的共享和价值共创,同时对内提升企业组织与集群关键企业内部的学习能力和适应外部变化能力。
五、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对策建议
优秀的企业家及其企业家精神是极为稀缺的社会资源,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由于体制和文化等因素制约,企业家精神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激发和切实保护,企业家、优秀企业家还比较匮乏,其作用还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发挥;部分地区企业家精神更是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优秀企业家队伍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热情不高。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的新阶段、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意义重大。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从政府、企业家与社会三个层面创造条件、完善政策、营造适宜企业家发展精神发展的政策环境。
(一)政府层面,要加强企业家权益保护、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一是从法律上保护企业家的权利。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企业家的权益,如财产权、经营决策权、资产产权等应当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这包括企业家的财产权、经营决策权、知识产权等。政府在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与事务对接中,应当依法行政,公正公平地对待所有的企业和企业家。政府部门应当遵守法律,尊重和保护企业家的权利,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应进一步制定、完善和实施公平的竞争政策,防止市场垄断,保障所有企业公平竞争的权利。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二是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支持工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更高水平为制造业创新提供研发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共性技术、基础材料等研发、人力资源培训等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促进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包括鼓励科研创新的科研管理制度、鼓励成果转化的期权股权激励和政府采购制度等应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工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进行深度合作,共享科研资源,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更高水平促进对科研成果的保护,保障企业的知识产权。研究出台一系列的容错纠错政策,为企业家的创新创业提供保障。可结合实际需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创新风险基金,为创新创业提供风险保障。
三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通过完善市场制度、弥补市场不足等方式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性的作用要进一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加强对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督,畅通政商沟通机制。政府和企业家应当建立长期、稳定、互信的关系,加强与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交流和沟通,在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的同时,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优质、高效、务实的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企业家层面,要提高政治水平,加强底线思维、弘扬工匠精神
一是要提高政治水平。企业家的素质对企业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具有时代性和民族特征的企业家精神,要求企业家自发增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更加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坚定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党的优良作风,并将学习中汲取到的优质养分植入企业文化之中,加强政治敏感度,通过政治学习培育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精神,在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个人价值。
二是要加强底线思维。树立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家精神,必须加强底线思维、划清底线、标好红线,牢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义利观和道德观,坚持法律红线不可碰、纪律红线不可踩、政策红线不可违、道德红线不可犯,坚守合理、合法、合规经营的市场规范。
三是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一脉相承,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核心的工匠精神则是高质量产出的有力保障,甚至是企业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源头和内生动力。新时代工匠精神应当作为企业家精神的基石,企业家应当秉持工匠精神,国家和社会应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三)社会层面,要优化完善“容错”的社会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一是要优化完善“容错”的社会环境。全社会要对企业家和企业的发展持宽容态度。构建有利于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机制,对企业家给予更多包容和鼓励。要正确全面看待错误和失败背后企业家的努力,要宽容对待企业家的一时失利,在全社会弘扬与倡导敢闯敢拼的创新精神,营造宽容、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正视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杜绝落后的“抑商”思想,为企业家的培育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善意、和谐的社会环境,树立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的正确价值观,才能推动企业家的高质量发展与企业家精神的深度挖掘。
三是营造积极正面的舆论环境。坚决遏制丑化、污名化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歪风,对一些罔顾客观事实、曲解中央大政方针的杂音及时澄清、以正视听。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展示优秀企业家精神,凝聚崇尚创新创业正能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来源 / 《产业经济评论》
责编 / 沈竹山
校审 / 李 翔
监制 / 孙玉华